南报网讯(记者杜莹)8月15日广东股票配资网,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馆40周年之际,纪念馆举行第四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仪式。理查德·布莱迪的曾孙女梅根·布莱迪、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南京安全区中方工作人员许传音的曾外孙女张庆、“京字第一号证据”守护者吴旋的女儿吴建琦以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蒋薇、胡静雅等6人正式获得认证。至此,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总数增至38人。
本次认证首次将国际友人后代纳入传承体系。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联合其他在华国际人士设立南京安全区,为25万多中国难民提供庇护,《拉贝日记》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重要文献。托马斯·拉贝精心整理了祖父留下的20余卷日记手稿,编著成《拉贝与中国》一书,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未来,我将持续投身南京大屠杀史实传播工作,除了出版关于祖父的相关著作,还计划推出电子书与纪录片,并专门为儿童群体编写历史读物,以多元方式让这段历史被更多人铭记。”托马斯·拉贝说。
理查德·布莱迪曾是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南京大屠杀后,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助难民。多年后,梅根·布莱迪受曾祖父义举鼓舞,创作歌曲《感同身受》,并在2019年“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上演唱。
“唯有知晓黑暗,才会珍惜光明。”谈及未来的“传承计划”,梅根·布莱迪表示,将积极整理和传播南京安全区档案,让史料“说话”,同时推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和平教育,“希望可以让全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能为此努力,我深感荣幸。”
自2022年8月15日建立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制度以来,纪念馆已完成4批认证:首批13名幸存者后代开启历史记忆代际传递;2023年第二批、2024年第三批共19名传承人持续强化记忆传承;本次第四批认证突破地域限制,构建起跨国界、跨文化的记忆共同体。
纪念馆馆长周峰表示,此次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扩容”具有深远意义,“将南京安全区的中外工作人员后代纳入传承人行列,既能更加完整呈现历史多元叙事,也是对所有和平捍卫者的崇高敬意。这将显著提升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其上升为世界记忆,筑牢和平的思想根基。”
援华抗日国际友人乔治·何克的外甥马克·托马斯现场见证并为这场传承行动点赞广东股票配资网,“传承历史记忆,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真相、增进理解与认知,从而更好地守护和平。”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