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发帖为特朗普拼诺奖造势引嘲讽 多国提名背后的利益考量。据美媒报道,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于8月7日以特朗普在泰柬停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由免息配资公司,向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提名美国总统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这是继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之后,诺贝尔委员会收到的第三个国家对特朗普的提名。
这让人想起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回应巴方提名时的情景。当时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国在刚果与卢旺达、塞尔维亚和科索沃以及印巴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推进了俄乌和以伊之间的和平协议。但对他来说得不得诺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平。尽管如此,特朗普的话语中仍透露出对诺奖的渴望。
特朗普曾多次公开抱怨奥巴马在没有实质性贡献的情况下获得诺奖,而自己却未能得到认可。这种落差进一步强化了他对诺奖的渴望。此外,诺奖的政治化趋势也使它成为特朗普稳定国内选民和支持其外交政策的工具。
关于这些国家提名特朗普的原因,各有不同。巴基斯坦之所以提名特朗普,不仅是因为他在印巴冲突中的作用,还为了讨好特朗普。鉴于美印经贸谈判卡壳,特朗普和莫迪关系紧张,巴基斯坦希望借助美国的支持来平衡印度的压力。提名特朗普是一种无本生意,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在特朗普那里留下好印象。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访问美国时,感谢特朗普对“中东和平”的贡献,并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以色列和美国在处理中东问题上的立场一致,这种提名并不令人意外。
相比之下,柬埔寨对特朗普的提名更像是投机之举。泰柬冲突爆发后,双方冲突烈度不断上升,甚至威胁到全面冲突。在美国等多方势力的督促下,最终达成和平停火。特朗普曾发文威胁,如果冲突持续将拒绝与两国达成贸易协定。在这种背景下,柬埔寨抓住特朗普对诺奖的渴望,提名他成为诺奖候选,从而建立与美国的良好关系,并降低对美出口关税。
三个国家对特朗普的提名在政治因素影响下并不奇怪,但特朗普是否配得上诺奖则另当别论。以色列以特朗普轰炸伊朗核设施的行动为由提名他,这一行为被许多人视为对世界的嘲讽。特朗普不仅不以为耻,反而沾沾自喜,甚至将执行行动的B-2轰炸机模型挂在自己的办公室。
虽然特朗普执政期间的美国减少了海外驻军人数,并努力推动各冲突地区的和平协议,但事实上,无论是以往的以伊、印巴、泰柬三处地区冲突,还是最近的俄乌停火会谈,美国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例如,在推动俄乌停火的过程中,美国的行为本质上是为了停止对欧洲的资源投入。至于乌克兰领土问题对乌克兰和欧洲的影响,似乎并未引起大洋彼岸的美国过多关注。
特朗普是否配得上诺奖,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按照这个标准免息配资公司,配得上诺奖的人还有很多。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