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元的卫生投入,产生2-4美元的回报;护士密度每增加1%,人均预期寿命提升0.02%……”在2025年第三届国际护理博览会上免息配资公司,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向霞援引ICN(国际护士理事会)的数据,掷地有声地指出——护理绝非单纯的成本支出,而是驱动经济社会繁荣的战略性投资。
这份报告揭开了当前护理经济中的尖锐矛盾:护理服务的真实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她举例,动静脉置管护理收费仅7.8元,扣除耗材成本后,护士技术价值仅为1.27元/人次——相当于15分钟专业操作仅值1.27元;深静脉置管术收费110元,护士技术价值仅占15.22元。骨科2017—2020年万余份病例数据显示,护理费占比患者住院总费用平均仅有2.36%。
“现行价格体系无法体现护理服务的实际价值。”向霞在报告中强调,“护理价格与护理价值之间存在严重不对等。”今年一级护理从37元涨至68元,价格上调虽是国家对护理专业价值的肯定,但距离真正体现其全面社会与专业价值仍有差距。
护理新视角:
需要将护理视为一种投资
护理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不仅关注护理服务的成本效益,还涉及护理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服务。向霞认为,强调需要将护理视为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成本,并“重塑”对护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看法。
面对挑战,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和疾病管理的同时,尽量提升护理服务价格回归价值体系,探索出一套系统性解决方案。
“我们建立了护理垂直管理体系下的绩效改革,重点向高风险、高技术、高强度的临床岗位倾斜。通过‘劳动价值点数’量化护士付出,客观反映工作强度与患者危重度,并拉平病区差异。通过这样的改革,实施科室护士人均收入上升,满意度提高,全院护士离职率较2022年大幅下降54.95%。”向霞说。
现在就连大医院开始推出专家(夜)间门诊、周末门诊等,因此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也创新推出机动护士制度,盘活护理人力,精准应对夜诊高峰、检查排队等时段性人力短缺。向霞介绍,“2023年启动1623人次,累计服务20386小时,相当于节约12名全职人力,降低成本约29.1万元,同时提升了护士职业获得感。”
在专科价值上也不断创造新路径,比如中医护理就很“出圈”。向霞介绍,“医院打造医养护康一体化服务,开展55项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护理名家团队门诊量一年激增31.5%;肺康复上优化管理路径后,病床周转加快(增幅5.9%);全院推行个案管理,鼻咽癌患者本院留治率从68%跃升至85%。”
不仅线下机动安排护理服务,就连线上也不断增加服务,目前“互联网+护理”线上平台汇聚372名护士,提供复诊、上门护理等服务超5.7万人次,将专业护理送入家庭,创造了显著的增量价值。
护理经济:
从“削减开支”到“优化价值”
在报告中,向霞还援引经济学模型指出,预期寿命每增加一年,经济增长可提升2.4%。护理作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关键力量,其经济价值亟待释放。
“我们需要彻底转变观念。”向霞呼吁,“将护理视为投资而非成本,从‘缩成本’转向‘扩业务’。”加大临床护理投资、提升质量安全、拓展护理角色并促进人力资源流动,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提高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与待遇水平。
向霞表示,医院在护理垂直性管理绩效方案实施,在重点科室落地后,人均收入上升;员工满意度上升;护士离职率总体稳步下降。可以说,重新构建了护理成本管理新逻辑——从“削减开支”到“优化价值”。
目前,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一二三级别护理收费有所上调,肯定了护理的专业价值。护理服务价格调整虽迈出重要一步,但如报告中动静脉置管案例所示,护理技术的真实价值与定价间仍存巨大鸿沟。如何建立更科学、更能体现护士知识、技能与风险承担的服务定价与补偿机制?这将是医疗体系持续改革的关键命题。
文|记者张华
图|受访者提供免息配资公司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